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

黃昏

這星期考試,總覺得時間不夠用。不過,若是要偷懶,時間還是擠得出的。

休息時間和同學討論遊玩的事情:

我:我們天黑后去?
阿豹:不,在天還沒完全暗下來之前去。
我:黃昏(twilight)時?
阿豹:我們可以不要用這個字嗎?

又一個詞給毀了。

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

迎風破浪

這幾天陰陰蒙蒙的,天空糾結在下雨和即將下雨之間,而我則矛盾著是否穿冬衣。穿,則太熱,不穿,則太溼。


很快的十月已降臨,而大學每年則以長艇*賽(Day of the Long Boat)慶祝開學一個月。艇的樣子像大型的北美獨木舟(canoe),需要八至十人划動。今年已是第二十五屆,是學校成立一百多年裏少數堅持下來的傳統。連破壞工程係的堆石界標(The Engineer's Cain)也只剩下溫和的塗鴉,工程係也沒有每年畢業前把一只牛擺在匪夷所思的地方。我今年覺得要參加一些校園賽事,不虛大學四年,於是加入一個朋友的朋友的比賽隊伍。

比賽的前一個星期有個練習,隊員需要聼個安全講解,然後下海划個十五分鐘。划手都沒力也划得不齊。舵手則不會操控方向,試了好幾次我們才終于能夠上岸。但大家都只是注重參與,沒壓力。那天下著雨,風又大,不是好天。我祈望比賽當天的天氣會好一些。

我們的運氣不佳,抽到在八時十分開始的第二小組賽。我們七點半就得在賽場集合報道。我住在靠近,所以不用那麽早起床,但住在北岸之類的就麻煩了。七早八早賽場就有勁舞樂曲,讓人清醒不少並想隨之起舞。

穿上救生衣,找一支合手的槳,我們準備上船。風依狠雨欲來,上船時得小心以免溼鞋。當然,我可以不穿鞋,但練習時是過了,冷到我的腳趾沒感覺。一人坐在岸邊的椅子上,待比賽開始,馬上跑過來,而划手在她還沒跳上船之前就開始划了。多數隊伍(包括我們)的舵手都不太行,老撞成一團。賽道大約有兩公里長,沒過多久我們就感覺有些累了,但撐著一口氣划下去。

我們划到另一邊的站,一人跳下船拿棍子。再划回去,另一人跳下船。用那根棍子打響銅鑼,才算抵達終點。我們是在小組賽裏最後第二的隊伍。只要不是最後一名我就滿足了。不出所料,我們沒有進入決賽。這樣也好,不用再來多一天。

我賽后就馬上離開了,雖然那裏還有其他活動,如看別隊比賽、泡熱水(沒溫泉)等等。但我又冷又累,好象砸到手指,疼,所以一心只想回去休息。離開時還是很早,所以依然沒有見識到任何火熱的氣氛。感覺我有點草草了事,實況亦如此。

*我找不到"longboat”的正確譯名。叫大艇的話我覺得挺彆扭的。